English 信息公开 服务大厅 办公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媒体师大 > 正文

媒体师大

【新湖南】楹联里的湖南(90)丨从“蓝田日暖”到“麓山枫晚”——一联诉尽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的峥嵘与风华

2024-12-14 14:30   来源:新湖南   作者:沙兆华   点击:


冬日,岳麓山进入了五彩斑斓的季节,深沉,热烈……渲染着岳麓山下文脉悠长的读书地。

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文渊楼也占尽这份冬日的美好,红墙黛瓦在苍翠古木的掩映下,呈现另一番幽静与诗意。

驻于此地的文学院,办公楼一楼大门两侧,一副黑花岗岩底鎏金正楷楹联镶嵌其中:

蓝田日暖,溆浦林深,衡岳云开,麓山枫晚,六十年岁月峥嵘,流光溢彩;

诸子言精,六书字古,五经义奥,四史疑多,三千士风华发越,远绍旁搜。

“这副联由湖湘诗词名家、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1943级校友吴容甫撰写,湖湘书法名家、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1979级校友胡昌华挥毫,诗书合璧,翰墨生辉,联成佳作。”11月29日,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文学院副教授文浩为记者解联。

蓝田小镇“何能强国”的追问

一条麓山路,连接起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二里半校区的南与北,沿着路,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老校门、图书馆等众多建筑分列排开,这所没有围墙的校园,人流如织,车水马龙,学生熙攘。

漫步其间,你会发现,每个主体建筑前都立着“1938—2024”的数字标记,仿佛提醒着莘莘学子,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从“元年”到今,已走过86年光辉历程。

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图书馆前纪念学校创立时间的标识赫然在目。

1938年,抗日烽火岁月中,在安化县蓝田镇(今属涟源市)李园旧宅中,留美归来的著名教育家廖世承先生抱守“教育救国”理想,创办学校前身——国立师范学院(以下简称“国师”),以开师范学院独立创办之先声而载入史册。

当时,“国师”虽地处偏远,可救国救亡的呼声十分响亮。

1939年,钱基博在《国立师范学院成立记》中批判道:“覆亡不惧,祗为身图;举国滔滔,何所蔑有!”他大声疾呼:“独念我不自亡,谁则亡我!人不自强,何能强国!”

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和国民爱国素养的缺失,“国师”创立伊始,就聚集起了钟泰、钱基博、马宗霍、骆鸿凯、孟宪承、皮名举等一大批名家大师,他们共同扛起了“教育救国”和“造人以造国”的重任,吸引了众多湖湘有志青年。

1943年,一位翩翩少年带着对古典诗文的热爱,从家乡湘乡来到蓝田,他,就是吴容甫。

时局困扰,“国师”如在汪洋中行船,饱经风雨,而吴容甫就在飘荡中完成了大学学业。

“国师”从蓝田转溆浦,吴容甫有这样的回忆:“入溆浦余儃回兮,昏灯伴读,破庙栖身,患难订深交,秃笔敝衣曾与共。”

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,“国师”迁到了南岳。1949年,“国师”来到了麓山脚下,从此“扎根”,走向枝繁叶茂。

毕业后的吴容甫也带着一腔热情,辗转返回母校任教后,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中。

1998年,从“国师”成立之初已过去一个甲子,此时,吴容甫已年逾古稀,他欣然撰联,将自己见证母校那段在艰苦卓绝中仍勇毅前行的吟诵,落于笔下。

岁月流逝,刀笔留痕。这副联像极了“爷爷讲的故事”,而故事的起源在“蓝田”,目光遥望着未来。

教育之薪火生生不息

从创立到坚守,学校迁溆浦,转衡岳,驻岳麓,合并新校,吸纳英才,传承教育之薪火。

文浩向记者解联。

解联人文浩,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“中青一代”,本硕博在本校连读,后又在文学院执教,20余年,每每见此楹联,都感叹学校历史之悠久,感喟先贤精神之垂范。

“该联外述校史,镌写了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转徙四地,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;内蕴校训,彰显了湖南师大人‘仁爱精勤’治学之道,将‘传道’与‘经世’并重、视个人修身和国家命运为一体的教育情怀和文化精神。”文浩解联道。

上联可以拈出“峥嵘”二字作为联眼,统摄上联各句。“峥嵘”蕴含两层意味:一指不平凡的校史(院史),二指不平凡的校史背后不平凡的情怀和精神。从1938年后,学校迁徙四地,师生备尝艰辛,也收获了“流光溢彩”的大发展,既有蓝田“国师”初创成功的欢欣鼓舞,也有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改革中的朝气蓬勃,更有世纪末跻身“211工程”的振奋人心。

紧承上联,下联则可标举“发越”为联眼,统摄下联各句。

“三千士”指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建校以来培养的众多优秀人才,但“杏坛春暖,何止桃李三千”。

“发越”则指人的才华或者精神焕发。“风华发越”承接前句,赞颂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的“三千士”(优秀学子)沉潜于“诸子”“六书”“五经”“四史”的国学海洋中学有所得,风采焕发,才华四射,创作和研究的成果让人瞩目。

“仁爱精勤”的另一番诠释

2018年,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喜迎80华诞,老校门从老照片中“走出来”,复建在校内,这灰白相间的牌坊,闪闪红星高悬正中,“仁爱精勤”校训石立在其旁,在校训石后方,矗立着首任校长廖世承先生的半身铜像。

如今,“仁爱精勤”校训石广场不仅象征着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师生们治学“原乡”,也成为了网红打卡地,让人有感于“仁爱”与“精勤”,启润心智。

文浩告诉记者,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校训“仁爱精勤”的发源地也是在蓝田小镇,于1939年在《国师季刊》创刊号上发布。

“仁爱”可以概括为“修身以得仁,立志以爱国”。秉承校训,一直以来,学校践行“修身得仁,身正为范”的师资培养理念。

由“风华发越”引出的“远绍旁搜”四字,则是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校训“精勤”治学思想和方法的最佳注解。无“远绍旁搜”之方法,绝无“勤以精业”之成功;无“勤以精业”之态度,绝无“远绍旁搜”之动力,两者相辅相成。吴容甫先生这里谈到的“远绍旁搜”主要涉及当时文学院的文史学科,不过,推而广之,“远绍旁搜”治学思想和方法是文理贯通的。

蓝田“国师”诞生的“仁爱精勤”校训,将“传道治学”与“经世爱国”并重,视个人修身和国家命运为一体,把“远绍旁搜,业精于勤”内化为学术自觉,铸就了湖南师大人特有的精神气质、教育情怀和价值追求——蓝田“国师”魂。

就如同这副楹联的起笔一样——“蓝田日暖”,蓝田是湖南师大人永不忘怀的精神故乡。

记者手记

蓝田种玉 烁烁其光

沙兆华

蓝田种玉,闻名已久。

无论是在《搜神记》“蓝田种玉”的神话故事中,还是在李商隐“蓝田日暖玉生烟”的美妙诗句中,秦陕的蓝田宝地都孕育出了美玉;“事有同情”,在湘楚的蓝田“国师”一样孕育出了“绝世美玉”——优秀人才。

青翠的光明山,潺潺的涟溪水。当年在山水之间的安化蓝田诞生了国立师范学院。当时,长郡、周南、明宪等长沙高中名校也于同时迁入此地。在“宏施教泽”精神熏陶下,蓝田小镇一时间成为抗战后方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,也是湖南教育的神圣殿堂。

岁月变迁,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以湘水畔的开阔、麓山脚的葱郁,钟灵毓秀,发荣滋长,造就了一批批“躬身教坛、强国有我”的优秀教师,培养了一代代“可堪大用、能担重任”的栋梁之才。

伴随一载又一载木兰花开,一届届书生抵达、而后出发,他们如同“蓝田日暖玉生烟”一般,温润而烁烁其光。

解联嘉宾:文浩

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文学院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湖南省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,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论研究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m.voc.com.cn/xhn/news/202412/21487142.html

分享到:

上一条:【红网】2024年创新读书类大型直播节目《领读者》活动走进益阳

下一条:【红网】“产教双向发力、校企资源融合”共建课程育人生态

关闭